实战实效实用 抓实综治中心
今年以来,零陵区徐家井街道高标准落实综治中心示范带动建设要求,紧紧抓住矛盾纠纷调处、重点人员管控“两大重点”,全力推行“三务合一”“四类分级”“五位一体”等创新举措,推动综治中心实体化实战化运行,有效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实用为主,“一专多用”整合资源运行。按照“四有”“五化”工作要求,把重心放在资源整合上,实现“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一是整合资源。将综治中心与矛盾调处中心、信访接待中心、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网格事务中心等融合共建,打造群众来访调处大厅、矛盾纠纷调解室、法律援助室、心理疏导室、视频监控调度室等9个功能场所,实现进一家门、解百家难。二是聚合力量。按照“一专多用”要求,从街道择优选出7名干部专抓综治中心工作,既是接待员,也是信息员,还是矛调员,更是心理疏导员。遇有紧急情况,随时抽调司法所、派出所、民政等单位(组室)精干力量进驻中心一体办公。三是结合实际。按照“实用管用”要求,制定完善矛盾纠纷调处、重点人员管控等工作流程图,推行首问责任、分流交办、回访帮扶等机制,确保综治中心实战运行,“有事找综治中心”已成为群众办事的习惯。
二、实战为重,“345”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探索推行“345”点线面工作法,着力构建“小区矛盾就地化解、一般矛盾分级化解、重大矛盾会商化解”的新格局。一是“点”上,“三务合一”就地化解。街道共有53个无物业老旧小区,针对其管理难度大、矛盾纠纷多的现状,探索推行党务、居务、警务“三务合一”治理模式,成立小区共建共治委员会,由小区党支部牵头,统筹小区业委会、联点民警等力量资源,就地化解矛盾纠纷。二是“线”上,“四类分级”精准化解。建立“矛盾分类、化解分级、调解分工”机制,社区、辖区单位、派出所、街道成立“调解委员会”,由街道政法委员统筹、综治中心协调,分级分类化解矛盾纠纷。社区主要调解居民家庭、邻里及社会治安相关的矛盾,商业城、潇湘大市场、三监狱等辖区单位化解内部的矛盾,派出所主要调解重大、应急突发且事关公共利益的矛盾,街道主要解决涉及多行业、多领域的重大矛盾,实现“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今年来,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60起,其中社区调处66起,辖区单位调处39起,派出所调处126起,街道调处29起。三是“面”上,“五位一体”会商化解。建立“1+5+X”月例会制度:“1”,街道党工委牵头;“5”,社区、派出所、司法所、市场监督管理所、城管执法大队等职能部门参与;“X”,辖区居民代表。每月初召开月例会,分析研判矛盾纠纷形势,会商化解涉及多领域、多行业的复杂疑难和重大矛盾纠纷。
三、实效为先,“三管齐下”管好重点人群。探索推行云端、包保、服务“三管齐下”工作模式,确保街道498名重点人群“全覆盖、无遗漏”精准管控。一是云端管。依托市域社会治理智能化综合平台,完善重点人群数据库,精准识别、分类区分吸毒人员、涉诈人员、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等重点人群,实现信息一键提取、身份一键识别、位置一键锁定、人员一键管控。二是包保管。落实“三包一”(干部、民警、医生)责任包保制度,由包保人员常态化管控重点人群的思想动态、生活状况。特别是每月必访“五类人员”、每季度必访“九类人员”,源头防范个人极端案事件发生。三是服务管。网格员日常巡查,掌握信息动态,开展上门服务,为重点人员帮扶解困。综治中心邀请专业人士定期开展免费法律咨询、心理咨询等服务140余次,为重点人员心理咨询、法律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