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虞
舜帝封其弟象于有庳(一作有鼻,即今双牌县江村一带)。
舜帝南巡狩,崩于苍梧,葬于宁远九疑。
夏
禹南巡,至衡山,筑紫金台,望九疑而祭舜。
战 国
楚怀王时,屈原作《九歌·湘夫人》,有“九疑宾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句,“九疑”一词始载典籍。
秦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 实行郡县制,设长沙郡,置零陵县。
王翦平定江南,修都庞之戍,请设营浦县(今道县),获诏准。同期,置舂陵(今宁远)、泠道(今宁远)、南平(今蓝山)、龄道(今蓝山)县。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 尉屠睢率军进攻岭南,两路主力取道零陵征伐南越。
监御史禄率戍卒在广西兴安县开凿灵渠,沟通湘、漓二水。
西 汉
文帝时期(前179~157) 在萌渚岭九疑山修建深平军事防区。
景帝后元二年(前142) 将今零陵地加封给长沙定王刘发。
武帝元朔五年(前124) 封长沙定王之子刘贤于泉陵(今永州)、刘买于舂陵(今宁远)为侯。
武帝元鼎二年(前115) 司马迁年二十,临九疑探寻舜陵。
武帝元鼎五年(前112) 遣归义越侯严为戈船将军,“出零陵下漓水”,进击南越。
武帝元鼎六年(前111) 置零陵郡,治所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西南,辖今邵阳以南资水上游、衡阳与道县之间的湘江、潇水流域,以及广西桂林、永福以东与阳朔以北地。
孺子婴居摄元年(6) 王莽摄政,在九疑修建“虞帝园”,改零陵郡为九疑郡,泠道县为泠陵县,营道县为九疑亭。
东 汉
光武帝建武年间(25~56) 零陵郡治所移至泉陵(今永州市),湘乡县(今湘乡、双峰县地)和昭阳(今邵东地)、忝阳(今衡阳县)二侯国划人零陵。
光武帝建武十九年(43) 伏波将军马援镇压交趾(今广东、广西地)农民起义,将义军首领家口300余人迁居零陵郡。
章帝建初八年(83) 大司农郑宏奏开零陵、桂阳峤道,便利交趾等7郡的交通。
顺帝建康元年(144) 零陵太守刘康因滥杀无辜,被下狱至死。
桓帝延熹五年(162) 零陵、长沙农民起义军合七八千人,自称将军,进攻南海、桂阳、苍梧、交趾等地。
桓帝延熹七年(164) 零陵、桂阳农民军复起,被荆州刺史刘度、度尚先后率军镇压。
桓帝延熹八年(165) 桂阳农民军首领胡兰、朱盖率众攻入零陵境内,被零陵太守陈球遣中郎将度尚“破斩之”。
灵帝中平年间(184~189) 蔡邕作《九疑山铭》。
灵帝中平三年(186) 周朝、郭石聚众起事于零陵郡境。
灵帝中平四年(187) 零陵人观鹄聚众起事,称“平天将军”,进攻桂阳等地,被长沙太守孙坚俘杀。
献帝建安三年(198) 刘表攻克零陵。
献帝建安十三年(208) 刘备进取零陵。
献帝建安十四年(209) 刘备命诸葛亮亲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并调其赋税(主要是粮食)供应军需。
献帝建安十九年(214) 孙权遣吕蒙攻零陵。
献帝建安二十年(215) 孙权所置零陵、桂阳、长沙三郡长史,均为关羽所杀;嗣后,孙、刘盟分荆州,划湘江为界,零陵为刘备领域。
献帝建安二十四年(219) 东吴袭取零陵,程普遥领零陵太守。
[NextPage]
三 国
蜀建兴元年(223) 刘备死,零陵辖地尽入东吴。
吴黄武元年(226) 析苍梧郡置临贺郡,谢沐(今江永)、冯乘(今江华)属之。
吴赤乌二年(239) 吴将廖式自称“平南将军”,率部攻入零陵。
吴元兴元年至天纪四年(264~280) 分泉陵县置祁阳县。
吴甘露元年(265) 吴分零陵郡南为始安郡(辖今广西桂林、平乐间漓水流域及永福等地)。
吴宝鼎元年(266) 置营阳郡(治营浦,即今道县);划出零陵郡北部的昭阳(今邵阳市)、武冈、夫夷等地,新置昭陵郡(后改名邵陵郡)。
吴天玺元年(276) 是年起,零陵连续三年水灾。
两 晋
武帝太康元年(280) 司马炎遣镇南大将军杜预镇守零陵。
武帝太康九年(288) 临贺郡(今江华、江永)发生强烈地震。
惠帝永宁二年(302) 义阳人张昌聚众起义,攻克江南诸郡,零陵太守孔绂被义军杀死。
惠帝太安二年(303) 以零陵米三万斛接济益州(今四川)罗尚军。
怀帝永嘉元年(307) 以零陵郡分属湘州(州治今长沙市,其境域包括今湖南全部,广东、广西北部)。
怀帝永嘉五年[311) 杜搜领导的起义军破零陵、桂阳诸郡,被武昌太守陶侃镇压。
元帝大兴二年(319) 境内发生地震。
安帝元兴二年(403) 桓元自为楚王,领零陵、营阳等10郡。是年底,桓元代晋自立,国号楚,贬晋安帝、永安皇后为零陵县君。
南 北 朝
南宋武帝永初元年(420) 刘裕贬晋恭帝司马德文为零陵王。
南宋文帝元嘉元年(424) 宋少帝刘义符被贬为营阳王(今道县)。
南宋明帝泰始元年{465) 祁阳县从零陵郡分出,属湘东郡,469年复属零陵郡。
南齐东昏侯永元元年(499) 永阳人(今道县)周晖与王僧粲聚众起事,攻克湘州大部,王自称湘州刺史。
南齐和帝中兴元年(535) 零陵、衡阳等郡少数民族起事,“依山险为居,历攻不宾服”。
南陈文帝天嘉二年{561) 文帝以湘州(今江华等地)盛产杉木,令“华皎营造大艋金翅等二百余艘”。
隋
文帝开皇九年(589) 废零陵、营阳郡,置永州总管府,府治设零陵(今永州市),江华、永明始为其辖地;同年,改泉陵县为零陵县(西汉置泉陵侯国,东汉改为泉陵县),并将应阳(今东安)、祁阳、永昌(今祁东、祁阳地)三县并人。
炀帝大业三年(607) 改永州总管府为零陵郡。
唐
高祖武德元年(618) 萧铣在南方称帝,在永州新置“梁兴县”(今宁远地)。
高祖武德四年(621) 分永州置营州,次年改南营州。分冯乘县置江华县,改属营州。
太宗贞观八年(634) 改南营州为道州,治所驻今道县,领宏道(道县)、江华、谢沐(今江永)、延唐(今宁远)、大历(今新田地)五县。
太宗贞观九年(635) 令民开五岭以北银矿。
玄宗开元十二年(724) 征发永、道二州驻军镇压边境少数民族起义。
玄宗开元十三年(725) 书法家怀素(785)诞生,在零陵为僧,以蕉叶代纸练字,精研勤学,独具一格,终成狂草“书圣”。
玄宗天宝元年(742) 改南平县(公元前205年置)为蓝山县,属郴州桂阳郡;废永阳县置永明县。
代宗广德元年(763) 西原少数民族义军攻道州,次年又攻永州,同年著名文学家元结任道州刺史,奏请减免税赋,并写下《贼退示官吏》名著。
代宗大历十二年(777) 杨炎贬为道州司马(后任宰相,改租庸调制为“两税法”)。
德宗贞元十四年(798) 国子监司业阳诚贬为道州刺史,同年阳诚奏罢“矮奴贡”。
顺宗永贞元年(805) 杰出文学家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员外置同正员,寓居龙兴寺。
宪宗元和三年(808) 诏禁采五岭以北银矿。
宪宗元和五年(810) 诏禁道州私人铸钱。
宪宗元和六年(811) 道州刺史薛伯高拆毁有鼻亭(舜帝弟象祠)。
宪宗元和七年(812) 永州城连续3月火灾不断,柳宗元参与军民扑火。
文宗太和二年(828) 延唐(今宁远)人李邰擢进士第一。
僖宗乾符六年(879) 黄巢起义军进攻广州后回师北上,途径永州。
僖宗广明元年(880) 江华人蔡结聚众起义,攻克道州城。
昭宗龙纪元年(889) 永州人唐行曼聚众起事,杀永州刺史郑蔚,“据境自守”。
昭宗光化元年(898) 马殷攻陷永州,次年陷道州,唐行曼、蔡结先后战死。
[NextPage]
五 代
后周太祖广顺三年(953) 道州人盘崇聚众起义,自称“盘容州都统”。
宋
太祖乾德三年(965) 改延熹县为宁远县,并将大历县并人。
太祖开宝二年(969) 后南汉军进占江华边境。
太宗雍熙元年(984) 升东安场为东安县,属永州。
太宗淳化四年(993) 春二月,永州城保安津舍失火,飞焰过江,延烧300余家。
真宗天禧元年(1017) 理学家周敦颐(1073)诞生。
真宗天禧三年(1019) 永州军营失火,烧民房数百间。
真宗天禧四年(1020) 著名政治家寇准被贬为道州司马。
仁宗明道二年(1033) 宰相丁谓由崖州内徙道州。
仁宗庆历五年(1045) 唐和领导的少数民族起义军在道州为官兵所败。
英宗治平元年(1064) 周敦颐佐迁永州通判。
神宗熙宁六年(1073) 道州改食淮盐为粤盐。
哲宗绍圣元年(1094) 著名史学家范祖禹安置永州。
哲宗绍圣四年(1097) 北宋名臣范纯仁被贬为武安军节度副史,永州安置。
哲宗元符三年(1100) 移苏轼于永州,赴永途中遇赦。其时苏辙亦移永州,未至,又改移岳州。
徽宗崇宁三年(1104) 著名诗人黄庭坚内徙永州,未闻命而去世。先此,他赴宜州贬所,途经祁阳,作《书磨岩碑后诗》;至永州,逗留月余,存诗10多首。
徽宗崇宁五年(1106) 蔡京被谪居永州。
徽宗宣和七年(1125) 道州瑶民起义。
钦宗靖康元年(1126) 零陵人陈遘任兵马元帅,督军抗金,次年死难于中山。
南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 曹成攻占道州。次年岳飞奉诏招曹成,曹奔连州。岳飞驻军祁阳大营驿营盘岭等地,留有《大营驿题壁》文。
南宋高宗绍兴七年(1137) 南宋经学家胡安国被贬为永州知府。南宋宰相张浚因力主抗金,贬徙永州十余年,在贬所连上疏50次反对与金议和。
南宋高宗绍兴十四年(1144) 名诗人汪藻谪居永州,历时12年,累赦不宥。
南宋高宗绍兴末至隆兴(1163) 名诗人杨万里任零陵县丞。
南宋孝宗隆兴二年(1164) 责令宰相汤思退居永州。
南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 少数民族义军攻人宁远。
南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 南宋诗人范成大出知静江府(今桂林市),途径祁阳、永州,有诗记事。
南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 诏劝衡永等州民众种麦。郴州农民军攻占江华、蓝山等县。
南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 诏禁潭道等州官卖盐。
南宋宁宗庆元元年(1195) 南宋右丞相赵汝愚被流放永州,死途中。
南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 著名理学家蔡元定谪居道州。永州火烧民舍400余家。
南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 永州大饥荒,饿死者难计其数,许多人流离失所,迁走他乡。
南宋宁宗嘉定十七年(1224) 江华人苏师起义,坚持斗争数年。
南宋理宗淳祜元年(1241) 诏封周敦颐为“汝南伯”,从祀孔庙;道州吴必达中特科状元。
南宋理宗宝祜元年(1253) 赐宁远乐雷发为特科状元。
南宋理宗景定元年(1260) 春二月,蒙古兵首次攻人永州。
南宋度宗咸淳七年(1271) 广西农民起义军进入境内,1273年克江华、永明,杀永明县令。
南宋恭帝德祜二年(1276) 元将阿里海牙率兵进攻湖南,永道二州相继为元兵所据。元在今零陵地区置永道二州安抚司,次年改安抚司为总管府。
南宋端宗景炎二年(1277) 罗飞起兵收复祁阳,进围永州7个月。年底元兵定祁阳,罗飞死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