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431102009/2025-00530 | 发文日期: |
|
发布机构: | 零陵区南津渡办事处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主题词: | |
统一登记号: | 信息时效性: | 待评估 | 文号 : |
零陵:全民共建,文明浸润城市底色
清晨的零陵南津渡茆江桥社区方圆小区,居民王小玉将捡拾的垃圾投入垃圾桶。“现在小区大部分人都养成了文明好习惯,不仅自觉遵守小区文明公约,还监督其他人。”社区党委书记、主任蒋小林说。零陵区常态化开展文明创建“十要十不要”“文明公约”宣传活动,围绕环境卫生、不文明养犬、交通秩序进行点对点宣传讲解,让群众从“知道怎么创建”转变为“主动去创建、能够创好”。
“这个积分制好,大大激发了文明创建的内生动力。”家住南津渡街道高山寺社区老制药厂小区的王阿姨一边刷积分一边说,“上个月我因落实门前三包和参加社区志愿服务,累积了80多分,换了洗衣粉和抽纸。”回想起近几年身边的改变,王阿姨表示:“以前总觉得社区提要求,是在‘管’我们,现在才发现受益的是我们自己。环境变好了,心情都舒畅很多。”
群众的事与群众多商量,大家的事人人参与。为了激发全社会活力,让广大群众参与到城市建设中来,零陵区4个城区街道17个城市社区实施“文明积分”管理制度,将清洁卫生、志愿服务、邻里互助、帮贫扶困等文明行为量化为积分,文明行为蔚然成风。
除了普通市民,商户们也主动参与到城市建设中来。在南津南路,商户们按照《文明经营公约》有序开展经营。“使用文明用语,主动做好‘门前三包’都是我们该做的。”经营早餐店的朱老板说,“环境好,游客才会多,我们的生意才能更红火。”
从“文明城市”向“城市文明”的实质性转变,在零陵区的每个角落悄然发生。像家一样呵护零陵,已然成为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的共识。无论是社区居民还是商户经营者,都将文明习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文明成为这座城市最动人的底色。
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零陵始终注重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该区配合永州市政府制定出台《永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永州市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文件,全面编制完成《柳子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2024~2035年)》《大西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2024~2035年)》等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先后将正大街区张浚故居、大西门古城墙等7处文物申报省市区保护单位,挂牌保护了67栋历史建筑、14条历史街巷,对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传统美食、老字号等纳入保护范畴。将柳子街区9处文物保护单位、52处历史建筑、18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等保护要素纳入保护范畴,针对各个要素重要分别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柳子街获评“全国历史文化名街”,正大街获评“湖南省历史文化名街”。
“我们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纳入法治化、可持续发展轨道,让历史文化遗产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零陵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唐树云表示。
方向明则道路清,目标明则步履坚。零陵区将以更高标准推进城市文明建设,让文明成为城市最亮丽的底色,让幸福成为市民最真切的感受,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借鉴的“零陵样本”。(通讯员 李朝军 何文忠 唐高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