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431102009/2025-00521 | 发文日期: |
|
发布机构: | 零陵区大庆坪乡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主题词: | |
统一登记号: | 信息时效性: | 待评估 | 文号 : |
翠绿豆角串起振兴路
大庆坪乡独特的山地地形,湿润的气候与充足的光照,为豆角生长搭建了天然的“温室”。2024年,楚粤亭村党支部书记唐新潮勇挑重担,化身“拓荒牛”,率先在村里试种豆角。当年,每亩5000元的净收入,如同一声春雷,打破了乡村传统种植的平静。唐新潮不仅自己尝到了甜头,更主动化身为“推广员”,用实实在在的数据和经验,带动周边村民纷纷投身豆角种植。如今,大庆坪社区、楠木山村、毛坪里村等村庄,都成了豆角种植的主力军,全乡种植面积已突破100亩。
在党支部牵线下,“一条龙”订单模式落地——合作厂家以“先供后收、风险共担”的诚意,为农户免费提供种子,并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全程指导。豆角成熟后,厂家直接进村收购,让农户无需垫付成本,更无需为销路发愁。毛坪里村的杨大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现在好了,不用自己掏钱买种子,也不愁卖不出去,我们只管一门心思把豆角种好!”这份踏实感,正是“订单模式”带给农户最珍贵的礼物。
科技的力量,也为豆角产业注入了新动能。在田间,无人机代替了传统的人工打药方式。以往,三人背着药桶,耗费两天时间才能完成60多亩地的喷药工作,如今,无人机轻松飞一圈,仅需两个小时就能高效完成,且能精准控药,实现绿色防控。农户们的种植技术也在不断提升,遇到问题,只需通过微信向农技专家请教,就能获得远程指导。曾因支架间距搭错而焦急的唐大哥,如今看着手机里一条条详细的技术指导信息,满心都是感激与欣喜。
豆角产业的经济效益十分可观。亩产2500到4000公斤,按2.2元/公斤的收购价计算,每亩收入超5500元,扣除成本后,净收益至少4000元,远超传统作物。更令人惊喜的是,当地推行的“豆角+芥菜”轮作模式,实现了“一地多收”。唐新潮兴奋地说:“6月摘完豆角后,地里还能轮种芥菜,一年两季不闲田!”这一模式吸引了不少外出务工村民,他们纷纷计划返乡,加入到豆角种植的队伍中来。
从翠绿的豆角藤蔓,到农户们鼓起的钱袋子,大庆坪乡正沿着规模化、科技化的特色农业之路稳步前行,一幅产业兴旺、乡村秀美、农民富足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湘南群山间徐徐展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