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431102009/2019-00225 | 发文日期: |
|
发布机构: | 零陵区财政局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主题词: | |
统一登记号: | 信息时效性: | 文号 : |
2019年上半年财政运行情况及下半年
工作安排
零陵区财政局
2019年7月10日
上半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财政各项工作扎实推进,财政经济运行平稳,现将上半年财政运行情况和相关工作汇报如下:
上半年财政运行情况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1、财政收支情况。2019年1-6月,全区财政总收入完成10.48亿元,完成预算(草案)19.42亿元的54%,同比增加1782万元,增长1.7%。其中税收收入7.62亿元,同比增长10%,占财政总收入的72.7%。地方财政收入7.41亿元,地方税收收入4.55亿元,地方税收收入占比61.4%。非税收入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5.5个百分点,收入质量持续改善。
从全市情况看,2019年6月财政收入累计完成10.48亿元,同比增长1.73% ,低于考核县区平均值3.22%,1.49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增幅1.69%,0.04个百分点)增幅全市第9,收入总量全市第2(低于祁阳)。税收占比72.72%,低于县区平均值74.78%,2.06个百分点,税收占比全市第8;地方收入中非税占比38.59%,全市第7。
1-6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13亿元,同比增加1.92亿元,增长13.48%,其中民生支出12.53亿元,占支出总额77%。
2、库款保障情况。我区6月库款保障水平为0.65倍,1-6月平均保障水平为0.42倍。
3、债务及化解情况。截止2019年6月31日,我区债务余额为175.06亿元。其中:政府债务25.27亿元(政府债券25.27亿元),占地方债务总量的14.44%。政府隐性债务54.98亿元,占地方债务余额的31.41%。其他需关注类债务94.81亿元,占地方债务余额的54.16%。化解情况:⑴2019年6月债务余额175.06亿元比5月净减少债务0.61亿元,其中:隐性债务减少0.53亿元,关注类债务减少0.08亿元。比2018年8月债务锁定的165.09亿元净增9.97亿元,其中:政府债务增加4.976亿元、隐性债务减少3.7亿元、关注类债务增加8.694亿元;⑵2019年累计减少隐性债务3.7亿元。在完成2018年隐性债务化解任务1.51亿元的基础上,完成2019年2.19亿元的隐性债务化解任务;⑶2019年累计还本付息7.71亿元,其中本金3.95亿元、利息3.76亿元。
(二)财政推动高质量发展工作情况:
1.收入总量持续增长。2019年6月我区在多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及减税降费双重影响,实现1.7%的增长,总额完成10.48亿元,达到同期历史高点。
2.收入质量逐步改善。1-6月税收收入完成76198万元,实现同比10.3%的增幅,税收占比提高5.5个百分点。实现增收长的是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契税、耕地占用税实现大幅增长,分别增收2826万元、2392万元、5831万元、1679万元 ,增长9.64%、26.82%、168.43%、25.04%。收入增减变化主要:一是土地出让契税增加。二是加经税收征管及清算。组织加快房地产项目等税收清算,及时组织收入入库。三是房地产业、建筑业税收回升。房地产业税收入库30454万元,较去年同期增收3586万元,增长13.3%;建筑业税收入库14834万元,较去年同期增收3234万元,增长27.9%。
3.财政支出均衡增长。按照上级要求,将“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放在首位,兜牢“三保”及民生底线。加强收入测算和资金调度,确保“三保”资金不断链。1-6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6.13亿元,同比增加1.92亿元,增长13.5%,其中民生支出占比77%。
4.库款保障水平提高。 按省库款保障水平在0.3-0.8倍之间要求,我区对大额支出进行调库,加强库款管理、分析,紧盯0.3倍警戒线,防范支付风险。我区6月库保障水平为0.62倍,1-6月平均达到0.42倍以上,通过协调市财政资金调度及大额支出的统筹安排,提高了我区库款保障。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不足
1、完成收入增幅预期难度大。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减税降费持续加力,各行业税收收入增幅不明,减收压力大,同时,省政府关于做实财政收入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使我区非税收入必将大幅压减。税收自身增长压力及非税缺口,让我区在上年高基数上要实现增长非常困难,完成8%的增幅难度很大。
2、收支矛盾尖锐,资金保障压力大。一方面收入增幅日趋放缓,而土地出让收入大部分用于化债不能完全统筹使用,弥补财政收支缺口。另一方面下半年待安排的“三保”支出压力大。主要是人员调资、政策性人员支出等,预计人员经费、民生配套等支出集中叠加。在资金总额上:上半年,部分专项指标安排及项目资金清算延后的情况下,资金保障略水平高于警戒线,资金总额离充分保障存在一定差距,为防范风险、兜牢“三保”及民生底线,仍需做好资金调度。在支出需求上:预计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42亿元,上半年支出16.13亿元,预计下半年支出总额达26亿元,资金保障压力大。
3、防控债务风险压力大。(1)债务增长快、总额大,还本付息压力重。全区债务总额从2015年35.51亿元增长到2019年5月175.84亿元,目前债务已进入还款高峰期,还本付息压力大,全区未来三年还本付息总额达50.8亿元,2019年13.41亿元。(2)在建公益性项目多,欠付工程款数额大。目前,我区平台公司投资在建的棚户区改造项目4个,后续投资15.4亿元,化解大班额项目6个、后续投资7.9亿元,床位项目等其它民生项目后续投资17.03亿元,共计40.33亿元。(3)融资平台转型整合工作进展缓慢。我区交建投公司是全省新型化投融资改革试点,单列转型。目前公司经营性资产和资本金的注入和清产核资工作已完成,但公司实际转型工作进展缓慢,同时城建投公司清产核资、农旅投经营性项目运作需加快推进。(4)政策调整影响债务化解。2019年,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将对现有自然资源局的管理体制进行调整,这将对我区以后年度债务化解工作产生重大影响。全区的储备土地出让收入是偿债资金的主要来源,在我区制定的化债方案中有166.9亿元债务还款来源直接与土地出让挂钩,体制调整情况将对我区债务化解工作产生重大影响。
影响问题的主要原因:1、财源结构不优。由于我区属于资源型财源结构,金融危机以前,锰产业税收占到全区财政收入的60%,受金融危机影响,锰产业链的税费从峰值2.4亿元下降到2018年的4900万元,跌幅达80%。主导产业产能单一落后,环保督察、安全生产等影响,矿区采矿停止,企业开工不足,新兴产业仍处于培育期,财政收入只能依靠投资所带来的一次性收入和非可持续的非税收入拉动。2、减税降费政策因素。今年中央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大力推进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深化增值税改革、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等政策,预计全区减税约2亿元,主要一是个人所得税政策调整,起征点提高、新增六项专项附加扣除造成个人所得税减收2000万元;二是小微企业月销售额起征点提高导致增值税及附加税费减少8000万元;三是制造业增值税率、建筑业增值税率降低、小微企业300万元以下应税所得额税率下调减收6000万元。四是小规模纳税人地方“六税两费”减半征收减税。从长期看“减税降费”对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动力有利;短期看,财政收入将遭遇“阵痛”。从1-5月份减税情况看:新增减税8900万元,其中:小微企业普惠性政策新增减税5800万元,深化增值税改革政策新增减税2000万元。
下半年形势分析及主要工作安排
在大的宏观经济形式下,我区财政收入预计为“稳中趋缓”。主要为:一是整体宏观环境稳中有进,是我区经济稳定的基础;二是2019 年上半年我区房地产市场延续了平稳走势,呈现出销售下行、价格平稳,预计下半年随着土地投放、碧桂园中央公园开盘、金科地产项目带动,古城品牌价值及“六城同创”等带动我区城市品质进一步提升,建筑、房地产业税收预计趋稳。三是社会消费升级,消费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带动相关产业税收增加。四是减税降费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企业所得税预计增长。
综合我区收入增减因素,预计我区全年税收收入与上年基本持平,非税收入若大幅压减,收入总额存在下行的可能。总体预计全年完成18亿元左右,增幅在1%左右。
(一)大力培植财源,狠抓收入征管。
一是抓招商兴产业,大力培植财源。区委区政府领导带头抓,招商项目要看税收、看社会效益。财政要将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上,要挤出资金支持园区征地拆迁、建设高标准厂房,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支持现有企业复产达效,撬动财政增收。二是明确收入责任,强化考核监督。做到全区各级各部门个个单位有责任、人人身上有担子。明确区级领导的督收责任,确保重点项目税收落到实处。三是强化部门联动,推进综合治税。确保外地施工企业实现属地纳税,确保我区在外地施工的本地建安企业回零纳税;抓好驾校、国有资产处置、河道采砂等税费;严厉打击锰矿税费偷逃关利益链条。四是充分挖掘土地财源。继续将土地出让作为今年增收化债的主线,加大土地储备力度,积极协调解决土地出让过程的出现的问题,加快土地出让进度。
(二)加强国库资金管理和向上争资力度。
一是加强暂付款清理。按湘财库[2018]42号文件要求,在2020年以前对历史往来列支消化或清收完毕。财政相关业务部门制定清理方案,对确应由预算安排支出的,尽快列支消化;对经核实确实无法收回的,制定“待摊销”一揽子消化计划,报同级政府批准核销;对出借给非预算单位的资金要限期收回。二是加强借款管理。按文件规定,严禁新增对外违规借款、“以借代支”,财政借垫款不能按期还款的,分管负责人为催收责任人,财政部门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同级政府签字同意借垫或预拨的负责人承担相应领导责任。三是加大向上争资力度。各级各部门积极对接中央、省财政政策,建立定期沟通研究机制,加大争资力度,重点抓好均衡性转移支付补助、专项转移支付补助、地方政府债券资金、省与市县共同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政策的争取,提升财政保障能力。
(三)增强预算约束,严格财政支出管理。
一是优先保障“三保”支出。聚焦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按照上级要求,将“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放在首位,加强收入测算和资金调度,确保“三保”资金不断链。严禁在“三保”应保未保的情况下,将可用财力用于其他方面的开支。二是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压减一般性支出。建议严格按照《关于贯彻落实过“紧日子”要求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省级部门预算管理的通知》文件的要求,调减各部门预算单位5%的一般性支出预算和3% 的“三公”经费预算,并在调整预算时向人大汇报。三是严格硬化预算约束。坚持“先有预算、后有支出”原则,严格执行区人大批准的支出预算,严禁超预算或无预算安排支出。加大结余结转资金统筹使用力度,进一步完善存量资金收回清单制度。四是科学安排支出。各单位申报资金及项目建设资金,根据资金筹集情况依次按比例按进度安排,杜绝超结算进度或预付工程款现象。五是健全预算执行责任制度。各部门、单位要严格执行批复的部门预算,结合年度工作任务,科学合理安排支出,不得擅自调整、不得挪作他用。
(四)积极稳妥化解政府债务。
一是继续实施“停缓调撤”,压减政府投资项目。在2018年“停、缓、调、撤”105个项目,压减投资131.12亿元的基础上,2019年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压缩37个项目,压减投资41.78亿元,同时要求所有新上项目必须落实资金来源才能开工,坚决遏制债务增量。二是多方筹集资金,确保“三保”资金不断链、偿债资金有保障。加快土地出让和资产处置力度,尤其是抓好土地出让和资产处置前的准备工作,加强与市级相关部门的协调,力争完成全年用地的出让工作,确保“三保”支出和完成市委、市政府债务化解工作要求的资金需要。三是加快债券资金的使用进度。2019年我区目前到位一般债券0.98亿元,专项债券1.42亿元,相关单位和部门要按照债券资金的使用要求,启动项目,尽早发挥债券资金效益,并做好后续项目的申报工作。四是加强政策研究,探索债务化解新措施,拓宽融资新渠道。五是推进融资平台整合转型,支持融资平台公司转型后做强做大。鼓励转型后的融资平台公司通过依法公开招标,以项目代建、工程总承包、委托经营等方式参与地方社会公共事业和公益性项目建设,支持转型后融资平台公司不断壮大自身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