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431102009/2021-00108 | 发文日期: |
|
发布机构: | 零陵区邮亭圩镇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主题词: | |
统一登记号: | 信息时效性: | 有效 | 文号 : |
2021年工作情况
2021年,预计全镇生产总值完成13.37亿元,同比增长15.06%;财政收入完成4423万元,同比增长4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447.1元,同比增长6.4%。
一、农业基础更加稳固
全镇种植高产优质稻超4.7万亩,优质双季稻3.5万亩,复垦抛荒田2250多亩,新建1500亩冬种油菜高标准示范区。培育家庭农场14个,新增家庭农场13个,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9家,培育种粮大户243户,生猪养殖恢复超预期完成。
二、筑牢筑实脱贫攻坚成果
严格按照“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的标准,认真落实各项脱贫巩固政策。对全镇1534户4798人脱贫户防返贫监测到位,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及时发现、及时帮扶,守住了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发放小额信贷56户280万元;落实教育助学494人次,“雨露计划”补助207人次;发放农村低保497户951人;区外劳务输出1366人,区内就近就业633人,发放交通补贴246人11.22万元,安排公益性岗位120个。
三、工作亮点不胜枚举
一年来邮亭圩镇工作不断创新争优,全力打造亮点,荣获全国、省市区等多项荣誉。邮亭圩镇凤岭社区被评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邮亭圩司法所被评为“全国模范司法所”;邮亭圩镇被评为“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优秀单位”;邮亭圩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被评为“全国五星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太平铺村入选为“湖南省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村”。
四、乡村振兴风生水起
黄江源村入选首批国家“森林乡村”,大木源村被评为“零陵区最美乡村”,人居环境更加靓丽,全镇投放垃圾箱2700余个,清理路旁垃圾2000多吨,拆除空心房500余座,改厕5006个。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新建河坝7座,维修河坝12 座,新建、整修骨干山塘30口,维修渠道5.12千米。道路硬化17.3公里,窄改宽10.5公里。
五、重点项目有序推进
一年来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新引进永州青少年军事教育基地项目,并土地流转拆迁基本完成,建设用地150亩报批工作已完成;大力推进重点项目持续推进红星生猪养殖基地、温氏集团母猪养殖基地建设;大力推进大生智慧农业综合体项目。依托境内得天独厚的山水风光等自然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黄江源大峡谷、大木源漂流、胡家大院、红军长征路等景点已成为节假日热门打卡地。
六、疫情防控铿锵有力
一是疫苗接种工作全面推进,12岁以上应接人群全部清零,后续加强针工作稳步推进;3-11岁对人群已做到应接尽接。二是加强宣传,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方式,做到防疫知识家喻户晓。三是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对涉疫地区返乡人员进行严格排查和管控。四是开展镇、村两级全员核酸检测演练,通过以练筑防确保一旦启动应急响应,能平稳有序开展工作,全力保障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七、社会事业稳步提升
全年排查整治35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95起;对辖区内涉诈重点人员39名100%管控到位,社会面吸毒人员175人100%管控到位;全年度共出动车辆30余次,人员70余人次,排查检查35次,发现隐患59处,已整改59处,整改率100%。免费为老年人健康体检3194人、两癌筛查1000例。争取资金1200多万元改善了全镇所有中小学学校基础设施,杨家巷完小、郑家桥完小等7所学校综合考核成绩进入区前10名。
2022年工作打算
主要预期目标:全镇生产总值增长15%左右;财政收入增长9.5%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8%以上。
一、立足提质增效,推动产业结构调优做强
在逐步提升粮食产量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推进农业、旅游、文创等产业融合,加大农业特色项目和规模项目的引进力度,创办3—4个种养基地,形成示范和引领。
二、立足激发活力,推动项目建设量质并进
强化招商引资,力争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个以上;力争长沙红星集团生猪养殖场、温氏种猪养殖、大生智慧农业综合体、中心幼儿园、永州市青少年军事综合实践基地项目等重点项目完工。
三、立足乡村振兴,推动美丽城镇提标精进
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深化生态治理,建设山水名镇,力争打造乡村振兴样板示范村10个,美丽乡村15个。
四、立足民生福祉,推动发展成果普惠共享
全力办好政府惠民项目,落实好各项惠民政策。不断推动除险安居、饮用水提升、农村公路建设。积极推进中心幼儿园建设和镇中心公交车停车场、污水处理场工程建设,做好36个村(社区)卫生室的标准化建设。
“十四五”后续工作打算
后续四年发展主要奋斗目标是:到2025年,地方生产总值达到20.1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19亿元以上,财政收入达4700万元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73万元以上。
一、着力现代产业培植,在促农增收致富上实现新跨越
一要巩固产粮大镇地位。争取实现每年双季种植率和超级稻种植率均达95%以上;培育种粮大户达300户以上。二要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猪养殖、大木源野生茶等优势产业,做大做强药材、名优水果等特色经济产业。三要创新发展模式。积极推行“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农户”和“公司+农户”等新型发展模式,加强利益联结机制,带动群众致富。
二、着力乡村振兴战略,在美丽乡村建设上实现新跨越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大力实施“产业强镇”计划,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重点支持熙可柑橘、岿山酥脆枣、大木源野生茶、小龙虾等特色种养产业,全力打响“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招牌,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产业融合步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充分挖掘“一河五源漕”、古街、古塔等自然、人文历史资源,重点把永州市青少年军事综合实践基地、大生智慧农业综合体、大木源、黄江源和楠木源打造成“农旅融合”的典范。加大环境整治力度。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生态振兴行动,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争创国家生态乡镇。强化招商引资工作。加强重点项目招引和建设力度,以重点项目建设促乡村振兴,力争4年内新签约10个以上亿元级项目。
三、着力完善基础设施,在城镇提质增效上实现新跨越
力争黄太线改扩建开工建设;力争黄溪河流域治理项目入国家级项目笼子,完善农田水利设施,新建桥梁43座。加快垃圾中转站、污水处理场和中心公交车停车场建设,镇区内新增公交路线4条,新投入公交车6辆,完成道路窄改宽61条,并村连通路18.51公里,实现34个村道路通双车道。实施新镇区由东向西延伸拓展工程,与老城区对接发展,盘活镇区经济。
四、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在社会事业发展上实现新跨越
加快发展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办好镇中心幼儿园,加强各村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全镇医疗水平,打好打响“三大品牌”;认真落实好低保、优抚等各项惠民政策,力争完成36个村(社区)儿童之家、妇女之家标准化建设。
邮亭圩镇人民政府
2021年1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