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陵区应急管理专家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是零陵区为规范应急管理专家队伍建设、提升应急管理科学化水平而制定的重要政策文件。结合国家相关应急法律法规和省、市相关政策框架,该《办法》主要内容可从以下方面解读:
一、政策定位与制定背景
《办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湖南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永州市应急管理专家管理办法》,结合零陵区应急管理实际制定。其核心目标是通过建立专家库、明确专家权责、规范管理流程,为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救援等工作提供专业技术支撑,确保应急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专家分类与选聘机制
(一)专家分类
《办法》将专家分为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救援、综合应用四大类别,下设非煤矿山、化工、森林防灭火、舆情引导等 14 个专业组。这种分类既覆盖传统高风险领域(如危化品、矿山),也包含新兴需求(如信息化、舆情应对),体现了应急管理的系统性和前瞻性。
(二)选聘条件
1.政治与职业道德:需政治立场坚定,遵纪守法,自愿接受应急管理部门委派任务。
2.专业能力:具备副高级以上职称或同等专业水平,从事相关领域工作不少于 3 年,特别优秀者可放宽学历要求。
3.年龄与健康:原则上不超过 65 周岁,身体健康,能胜任现场工作。
(三)选聘程序
采用自愿申报 + 单位推荐方式,经资格审查、专家评审、公示聘用等环节纳入专家库,聘期 3 年。申报材料需包括专业技术证明、业绩成果等,确保专家资质的真实性。
三、专家职责与权利义务
(一)核心职责
政策与技术支持:参与应急管理政策法规制定、应急预案评审、事故隐患排查等。
应急处置:在突发事件中提供现场技术指导,协助制定救援方案。
培训与宣传:开展应急管理培训、科普宣传及演练评估。
科研与调研:撰写应急管理相关论文、报告,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二)权利保障
专家享有知情权、建议权、表决权、报酬权等,可获取工作所需资料,独立提出专业意见,并按规定获得劳动报酬。此外,专家在参与应急救援等紧急任务时,可优先使用应急资源。
(三)义务与约束
纪律要求:需遵守保密规定,不得泄露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及个人隐私。
履职承诺:签署《责任与廉政承诺书》,保证客观公正履职,杜绝利益输送。
动态响应:遇突发事件时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调遣,需及时赶赴现场提供技术服务。
四、管理机制与考核体系
(一)专家库管理
零陵区应急管理局设立专家管理委员会,负责专家库的建设、维护及日常管理。专家库实行动态调整,每 3 年更新一次,聘期内可根据考核结果解聘或续聘。
(二)考核机制
考核内容:包括工作任务完成质量、职业道德、培训参与度等,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
奖惩措施:考核优秀者优先续聘并给予表彰;不合格者取消专家资格,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责任。
经费保障:设立专家工作专项经费,用于报酬支付、培训及调研等,但具体标准未在公开文件中明确。
五、实施路径与配套措施
(一)流程规范
专家参与应急管理工作需通过申请 - 审批 - 委派程序,一般性事务不得滥用专家资源。紧急情况下可先委派后补批,但需确保程序合规。
(二)协同机制
《办法》强调与上级专家库的衔接,国家级、省级专家可纳入零陵区委派范围,同时鼓励与其他部门(如财政、科技)专家库共享资源。
(三)责任追究
对违反职业道德、泄露机密或不履行职责的专家,应急管理部门可采取警告、暂停工作直至解聘等措施,涉嫌违法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六、注意事项
政策衔接:专家管理需与《永州市应急管理专家管理办法》及湖南省相关政策保持一致,避免冲突。
动态更新:专家库每 3 年更新一次,个人信息及履职情况需及时报送管理部门备案。
官方渠道:具体实施细则(如报酬标准、考核指标)建议以零陵区应急管理局发布的正式文件为准,可通过其官网或公众号查询。
《零陵区应急管理专家管理办法》构建了 “选、用、管、考” 全链条机制,为应急管理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其特色在于分类精细化、职责清单化、管理动态化,既符合上级政策导向,又贴合地方实际需求。未来需重点关注专家库的实际运行效果,通过定期评估、优化流程,持续提升应急管理的专业化水平。